UFP志工-消除貧窮策略
全域自由力志工計劃致力於消除貧窮(No Poverty),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首項指標為核心,透過有系統的志工培訓、認證及行動機制,全面提升志工的素質、技能與影響力,最終實現個人、社群與全球層面的經濟與生活復興。該計劃的推動策略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大面向:
一、培育志工知識與技能,實現經濟自主
全域自由力志工計劃透過有系統的教育訓練,賦予參與者實踐「知識、技能與態度(KSA)」的能力。志工不僅學習到如何協助他人,也透過自我提升,獲取多元化的職場競爭力。該計劃特別強調:
職能基準設計:根據勞動部職能標準,志工接受符合實務需求的專業職能訓練,進而轉化為個人或家庭經濟能力的提升。
學習認證:參與者可獲得台灣城鄉翻轉教育學會或中華國際觀光教育學會甚至是北美教育學院的認證,跨越國際的學習資源限制。這樣的培育模式使志工在面對經濟挑戰時具備更強的應變能力與就業優勢,逐步脫離貧窮的困境。
二、創建永續發展平台,促進資源循環與共享
全域自由力志工計劃致力於打造一個資源循環共享的平台,透過志工服務的網絡,匯集社會資源,協助弱勢家庭、個人及社群改善生活條件:
資源優化與分配:志工運用所學,協助社區創建永續生產與消費模式,推廣節約與資源再利用的理念,降低經濟壓力。
跨域合作與聯盟:計劃與企業、非營利組織及政府合作,結合ESG目標,推動社會責任與經濟發展的雙贏模式。此舉有助於從根本上建立資源流動與貧困扶助的長期機制。
三、推動教育公平,翻轉世代貧窮
教育是消除貧窮的根本途徑。全域自由力志工計劃專注於教育翻轉,特別是城鄉資源落差的縮減,推動弱勢群體接受終身學習與職業教育:
專業師資培訓:透過翻轉教育師資的培訓與認證,培育出能夠有效推廣教育公平的教育者,提升弱勢地區的學習資源與品質。
終身學習機制:計劃強調從家庭開始,培育學習文化,促進技能提升與知識傳遞,翻轉世代貧窮的惡性循環。
四、結合公益與經濟力量,實踐「天助自助者」的理念
全域自由力志工計劃推動的核心概念是「天助自助者」,鼓勵參與者透過給予與助人來實現自我價值:
社區經濟重建:志工透過服務當地社區,協助發展地方產業與微型企業,創造就業機會,重建經濟基礎。
自主性經濟復興:透過志工行動培育出自立自強的精神,促使受助者轉化為助人者,形成可持續的公益循環體系。
結語
全域自由力志工計劃秉持「知識賦能、資源共享、教育翻轉、公益循環」的策略,全面應對貧窮問題的複雜性與根本性挑戰。該計劃不僅著重於短期的資源援助,更著眼於長期的經濟與生活復興,透過志工的力量實現個人、社群及全球層面的「消除貧窮」目標。此舉體現出志工服務在SDGs中的關鍵角色,並為打造一個更具包容性與永續發展的未來奠定堅實基礎。